军民协同发展-9001诚信金沙

更新时间:2021/12/21    来源:福建省科技厅    作者:    浏览:

  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优平台、强主体、聚人才、活机制”主线,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贡献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力量。“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3倍多;福州、厦门、泉州、龙岩4个城市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居全国第4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9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居全国第9位;近三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个百分点,位居东部省份第一。

  一、优平台,打造创新创造高地

  一是福厦泉自创区先行先试。福建省以福厦泉国家自创区为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福厦泉科技城,推动沿福厦泉轴线布局科技创新走廊,引领带动高新园区和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全省约84%的高新技术企业、72%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73%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福厦泉成长。全省建有7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高新区,7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7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是省创新实验室形成体系。福建省推动建设省创新实验室成为承担国家使命和驱动地方发展的“顶天立地”大平台。“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拥有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和195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获国家新认定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二。三是高水平研发机构布局落地。福建省持续推进和完善省部、省院会商共建工作机制,争取在闽布局建设一批大项目、大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设施。重点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至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1858家,其中国家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1个。

  二、强主体,打磨自立自强利器

  一是加速培育优质创新主体。福建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和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培育更多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485家,增加至2015年的3倍多,年均增幅22%以上;全省入库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700余家。“十三五”期间,拥有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916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45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7家、省级222家。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动力。福建省不断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等政策。“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发放“科技贷”107亿元;下达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资金28.84亿元,放大企业研发投入600多亿元,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年均增长40%以上。三是加快打造创新创造平台。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截至2020年,全省已引进重大研发机构22个,资助经费1.78亿元。拥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转移机构80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78家,各类众创空间达5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

  三、聚人才,积蓄科技腾飞力量

  一是以育为要,建强队伍。福建省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新增81人、6个团队和 2个基地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增选拔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209人,新增选拔福建省“创业之星”11人、“创新之星”5人,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34项。二是以引为先,引智聚才。近五年来,福建省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引才引智项目计划741项,建设国家级引才引智平台15个。5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5名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荣获福建省友谊奖。三是以用为本,擦亮招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2年来,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超过2.5万人次,实现省级科特派的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近五年来,全省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7201项、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共21819项次,引进新品种9638个。建设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02个,创办创建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5719家。

  四、活机制,构筑创新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福建省围绕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等出台50多份政策性文件。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破除“唯论文”硬核措施;面向全国发布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ⅰ类榜单3项、ii类榜单6项;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民营企业科技成果占全省科技成果近65%,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近77%。二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车载智慧玻璃、锂离子动力电池、瑞芯微设计工艺等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新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4项,专利申请75.9万件、专利授权48.3万件,分别比“十二五”增长181%、155%。菌草食(药)用菌培育、海藻加工等重大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开发全球首个鼻腔喷雾接种新冠疫苗和双抗原夹心法总抗体检测试剂。三是创新激励逐渐增强。大力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政策,实施以来共补助企业5314家,省市县三级已累计下达结算资金28.84亿元,放大企业研发投入600多亿元。加大力度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补偿资金,为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和增信支持。与14家金融机构签约共同推进科技贷工作。截止2020年12月底累计发放2103笔“科技贷”、惠及1114户科技型企业,总发放总金额达88.47亿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