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古镇口风貌。
图为海军公园。
□ 本报记者 张忠德 宋弢
古镇口涉军古已有之:史料记载,明朝初年为抵御倭寇设灵山卫,建古镇口炮台。至民国年间,“口”的编制被改为“营”,古镇“口”也就成为古镇“营”,直至这处炮台被废弃,古镇口又改回原来的名称。
岁月倥偬,不觉百年。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国家赋予西海岸的使命之一,西海岸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承接军民融合战略的国家级新区。在此背景下,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应运而生,规划陆域面积180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50平方公里,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田”。
围绕为战略母港的靠前保障,古镇口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按照“军地共商、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的思路,走出了军民融合的“古镇口模式”。
前海军某工程指挥部政委黄毅亲历了古镇口军民融合不断深化的整个进程,“多少年后回头看,这里也许将被看作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小岗村’。”
先行先试闯出示范之路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又离不开地方上的探索。
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国首个将军民融合发展专设一章作出具体化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也为古镇口的军民融合增添了更多“底气”。
与这种“底气”一脉相承的是西海岸及古镇口敢为天下先的担当与勇气。“建设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是我们西海岸的发展愿景。”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表示,把幸福概念由民扩展到军,这本身就是一种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视野,更与西海岸“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城市精神一体与共。
为当好军民融合试验田,着眼于制度创新和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西海岸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导则》《关于加强驻区部队社会化保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政策为引领,融合体现在方方面面。体制上创新实行军地联合办公,青岛西海岸新区与驻区部队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办公室与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管委合署办公,截至目前,先后提交决策园区总体规划、青连铁路军专线等30多项重大涉军议题,军地协调对接实现常态化、高效率。
军地共同投资4亿元按照国防路标准建设的三沙路;西海岸划拨土地,军方投资建设海军小镇;总投资6.2亿元,计划打造国内一流的12年制基础教育学校——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建成后将达到1500张病床规模,向驻地海军官兵和新区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为驻军提供应急医疗服务和战时救护保障的三甲级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背后都有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的影子。
在运行机制上,古镇口先后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中心等六大中心。“这六个中心既是工作机构,又是改革创新、靠前保障、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平台抓手。”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玮告诉记者。
“无中生有 有中做优”的涉军产业
涉军产业的“零基础”曾经是古镇口发展军民融合的最大劣势,而如今,恰恰是产业领域成为古镇口军民融合的最大亮点。
截至目前,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已集聚6名工程院院士、16个“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国防创新团队,进驻中国电科14所军民融合基地等高端涉军涉海项目140个,很多项目具备填补国内军内空白的意义;初步形成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军事文化等六大特色产业体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展厅内陈列着不少高精尖产品,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积累与潜心研究的三体超高速艇就是其中之一。
科技园行政部主管周文婷告诉记者:“该艇采用三体滑行艇艇型,整合了水动力及空气升力技术优势,在同等排水量及推进功率下,具备最小的航行阻力,是世界顶级高技术船舶产品,最高航速可达80节。”此外,由山东奈琦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相关军工企业研发的海藻酸盐防海水浸泡敷贴、舰载机飞行员颈肌损伤“多功能颈肌内防护敷贴”、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净化装备等产品,均属填补军内空白的立项项目。
高精尖产品频现的背后是产业项目的集聚: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专门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目前已有17个项目进驻产业发展中心,中科院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推进。
涉军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带来国防效益的同时,也有经济效益的展现:由中科航星公司与社会资本股权合作,共同参与的100公斤推力等级高性能、小型涡喷发动机研发制造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产业的发展与人才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重点打造军地人才培养中心,高起点规划建设以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等高校为重点的军民融合科教创新区,已建成中科院声学所水域安保试验基地、中电科14所古镇口军民融合基地、蓝天航理飞行模拟训练中心等高端科研培训的一体化平台。
今年3月12日,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学院——青岛军民融合学院也在古镇口揭牌。“目前军地人才培育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资源不统筹、标准不统一、资质不通用等许多壁垒。”该学院党委书记付宗平说,“学院将优化课程专业设置,充分发挥6万平方米军民融合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开展电工、焊接、船舶机电、机械加工等军民通用技术培训,探索联培联训、互认共用的军地人力资源开发共用模式。”
做好“军转民”“民参军”的辩证法
“军转民”“民参军”的辩证法是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题中之意,产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也夯实了古镇口做好“军转民”“民参军”辩证法的基础。
在古镇口,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清听哈船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的典型案例。
据介绍,青岛道一空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为家用、商用、医用领域打造专业的室内空气优化9001诚信金沙的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空优系统,应用在空气极其有限的潜艇中,可以实现封闭空间内的制氧、催化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苯类和甲醇等,保证潜艇员吸入高质量空气,间接提升战斗力。目前,该公司已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联合成立密闭舱室空气优化系统研究中心,联合攻关舰船舱室环境优化技术难题,产品已上舰进行实验。
而青岛清听哈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定向扬声器则是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代表,该技术来源于声波炮,将低频声音信号载于指向性很强的高频信号之上,能够实现声音的定向传播。从该技术脱胎而出的智慧舞场系统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开拓全国广场舞市场,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智慧舞场试点。
如果说以上两个案例只是点上的突破,那么古镇口已经开始着眼于在线与面上实现“军民互转”的无缝衔接,那就是搭建畅通高效的“军转民”“民参军”渠道。
今年4月20日,位于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内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山东)中心促成首单交易签约,这也标志着其已具备运营条件。
据介绍,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山东)中心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位于四川绵阳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合作设立,共享共用军民融合线上服务平台和成果库、企业库、专家库等核心数据库,为企业与军工院所、高校以及军工技术、专家建立了畅通的对接渠道。
“6月20日,我们中心还举办了军民两用技术发布交易暨企业需求交流研讨会,活动现场又进行了3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还发布科技创新成果5项。”中心行政主管杨铁岩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实现入库技术成果2万余项,企业需求500余项,专家人才4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