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发展-9001诚信金沙

更新时间:2018/5/3    来源:    作者:    浏览:

来源:解放军报

习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力度,推动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释了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以科技创新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而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军民融合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富国与强军是国家两大战略使命,发展和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战略基石。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是历史经验、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有机契合。

军民融合是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根本途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提出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等重要思想,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我们把握核心要义,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工作落实,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是党处理经济和国防重大关系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是事关国之兴衰、民之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加强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治理,以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抓手,最大程度凝聚军地发展合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

军民融合是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赢得国际科技和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科技兴则国运兴,科技强则军队强。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战略投入,争先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和产业实力的颠覆性技术。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阶段,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科技发展既担负赶超跨越的繁重任务,又面临差距可能拉大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把军民融合作为争取主动、实现赶超的战略途径,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和力量,增强军民协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突破,谋求军事科技优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世界军事革命的制高点,确保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根本途径。

科技创新是驱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引擎。21世纪以来,以超材料、量子信息与控制技术、脑科学、石墨烯、微系统技术、智能生物技术以及对人类行为的计算机建模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多方位向军事领域渗透,不断叠加催生新的军事思想、战略理论、作战概念,对军队战略筹划和战略指导、体系架构和力量运用等带来巨大冲击,成为改变作战规则、影响作战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技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驱动作用,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科技创新是支撑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科技创新是先进武器装备系统生产制造的基础,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是战略谋划和战争行动的核心。在军民融合范围广泛、内容繁多的系统中,科技领域始终是重点和核心,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找准了突破口。要注重充分发挥科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把握与其他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支撑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协同配合,把科技融合落实到军民融合的方方面面,牵引带动全面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衡量军民融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科技兴军为根本要求,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及转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把科技创新作为争夺未来军事发展主导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首位,研发投入居世界第二,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或领先地位。要强化军事需求牵引,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切实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率先在科技领域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科学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端正方向,创新发展领域和发展模式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水平。军民融合要“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国在重要领域大力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涌现出以天河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天眼、墨子卫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产生了重大效应。随着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军民融合发展也将进入换挡超车、提速增效的新阶段。要把握新生产力要素转化为新质战斗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等新特点新规律,瞄准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紧盯世界强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动向、武器装备建设能力,积极适应科技创新分布式、网络化和武器装备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新特征新趋势,努力打破“民参军”“军转民”壁垒,不断凝聚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催生创新技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拓展海洋、太空、网络、生物安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大力发展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在新兴特色产业上求突破、谋发展。

勇于改革创新,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军地双方都要从国家安全与发展大局出发,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一盘棋思想,以开放的胸襟、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军地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形成战略资源集聚支撑战略能力提升的“握指成拳”效应。坚持应融则融、能融尽融,通过改革创新,对接整合、搭建制式统一、军地兼容、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的军地资源共享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等。推动军民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设施的军民共用,完善共享共用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快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

突出军事优先,促进军民创新实力优势互补。“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现代国防安全,依靠的是国家整体实力支撑起来的大国防体系。军事对抗比拼的是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所需要的资源几乎覆盖整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有智库预测,到2030年,推动军队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更多的来自民用企业。反过来,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不仅能产生巨大军事效益,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科技创新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坚持军事优先、军为首要,突出军事需求牵引,以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基础支持备战打仗、强军兴军需要。同时,注重发挥国防科技、军事能力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哺和促进作用,实现军民科技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使富国和强军两大需求相得益彰。

坚持理技融合,创新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牵引技术、技术拓展实践、实践升华理论。国防科技创新要顺应军事科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未来信息化战争走势,将“理技融合”的理念贯彻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全链条,把理论与技术、定性与定量、核心概念开发与作战实验论证有机融合起来,大幅提升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综合效应。军事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军事科研理技融合、军民融合的新路子,创新中国特色军事科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当好助推军民深度融合的主力军,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事科研机构,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何雷)


网站地图